|
|
至聖廟
|
|
新庄里的居民 ,當初來到此地開墾後,漸漸生活趨於穩地,於是想到孩子受教育的問題。於是里民集資購地,於現今孔聖廟(新庄社區活動中心)前廣場蓋了一間私塾,名為育英書院。聘請老師來講學,日據時代日本人因害怕接受教育的村民不會對日本政府百依百順,而將老師趕回老家,因此中斷了施教。民國七十年,孔聖廟管理委員會將部份土地捐出興建社區活動中心,於是將孔廟遷移至現址。而育英書院至今(2004)已有268年的歷史了。 |
|
|
|
|
|
|
|
|
月眉大橋-古月眉橋
|
|
月眉橋是日據時代建造的,除了負起杉林區對外的交通外,杉林區和甲仙區的居民也須取省二十一號道路經嶺口前往高雄市區,故稱的上是交通要道。早年許多到圓潭、口隘、埔姜林當過兵的人,愛去橋上橋下流連,彎彎流過的楠梓仙溪河水,非常清澈;兩岸的稻浪以及蓊鬱的香蕉林,都非常迷人。
台29線月眉橋改建工程自98年7月開工,施工期間歷經多次颱風及豪雨影響工程總無法順利進行,施工期間雖經歷不可抗拒的因素,但經所有工作夥伴齊心努力,終於克服萬難於99年12月31日開放通車,至此月眉橋進入新的里程碑。新建月眉橋整體簡約素雅,其大跨徑鋼箱型梁設計型式,跨越旗山溪流域銜接旗山區及杉林區,在西部山區及南橫公路旅遊的動線串連上,月眉橋向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完成後,同時提供一般車輛及自行車安全的行駛空間,在旗山、杉林之青山、綠水、藍天的陪襯之下,相信日後,亦將成為該地區之新地標,對於帶動整體光商機,促進地區經濟繁榮,有其舉足輕重的必然性。
|
|
|
|
|
|
月眉大橋-月眉大橋紀念碑
|
|
長久以來,此處並無橋樑之設,每年雨季僅靠竹筏,乾旱期則鋪便道,以為交通連絡。本村庄主要農產品稻米之輸出十分不便,甚至喪失寶貴生命,時有所聞,建橋之事實,乃本村庄多年渴望,遂有每年儲存建橋經費之議。昭和七年得到洲郡當局斡旋,調撥州費一千圓,補助工程費,九千圓用以架設吊橋,並委由甲仙油田試掘事業處,著手進行。
鑑於本道路日漸重要,建架近代橋樑之議,日臻成熟;州政府特由國庫補助,投入工程款十五萬圓,于昭和九十兩年度持續規劃進行;昭和十年二月動工,僅年餘間,即昭和十一月三月陸續竣工。新橋為鋼筋水泥,造橋寬五公尺,長二百三十公尺,可謂堅固美觀,切合理想及時代需求。而工程費內一萬五千圓係由本村庄及各公司捐獻,一萬圓由日本石油公司負擔。本橋之建造對當地今後之開發進展,指日可期,實乃村庄全民衷心銘謝及滿足之處,謹述緣由銘立碑石,永誌紀念
|
|
|
|
|
|
|
|
|
葫蘆藝術-葫蘆大師--龔一舫
|
|
龔一舫老師,高雄市林園龔厝人(現居鳳山),從小就習得繪畫、結藝、雕刻等本事,從事葫藝藝術創作十餘年,作品大約可分為:葫蘆彩繪、烙燒、瓢刻、素色雕、清刻、浮水印、葫蘆燈、匏塑、葫蘆器、金泊和鑲錫等多種,令人愛不釋手!龔先生也是中國結在臺灣初萌時,最早投入研究者,九年前龔先生開始接觸大陸的匏藝品,就將其引進國內,並自創墨分五法的層次雕刻(在於顯現圖案層次及立體浮雕)。而玲瓏有致的葫蘆,經過龔先生精心的栽培、雕刻後,都有了不同凡響的藝術生命。不僅市面上難得一見,也是極為奇特的藝術品。曾多次代表國家至美國參加傳統藝術季展出,將葫蘆藝術推展 |
|
|
|
|
|
|
葫蘆藝術-葫蘆藝術概述
|
|
「瓠藝」也就是「葫蘆藝」,因為葫蘆的原名為瓠瓜,俗名叫做胡瓜,雖然不是名貴的蔬果,但自古以來,葫蘆與民間的生活密不可分。就吃葫蘆、用葫蘆到畫葫蘆來說,說明不僅只是美味的佳餚,也是生活中簡便的碗、瓢、壺等代用品,若再經過巧思與加工,更可以作為精美的裝飾工藝品。葫蘆與其他瓜果比較,最大的特色,在於果皮乾燥之後會木質化,宛如最佳的天然木器,若將下半緣切掉,便可作為碗;中間對剖一半時,則形成兩片舀水的瓢;若保持原有形體,則是天然的瓶或壺具。因此應用的方式相當廣泛,不如將這些稱為「葫蘆器」。
葫蘆除了是用途廣泛的器具,本身更具有多重的吉祥象徵意義,也是傳統鄉土藝術最普遍的表現題材,因為葫蘆與「福祿」的諧音相同,有的是取其中的「福」音作為象徵,所以葫蘆成為降瑞、接福的吉祥物;還有葫蘆是屬於瓜藤類的植物,往往枝藤蔓延、果實豐碩,從其生態的形象來看,正好與繁衍子孫、世代延綿的思想吻合,因此葫蘆又有祈求「多子多孫」寓意。除此之外,葫蘆瓶可作為容器,常被隱喻為藥瓶或酒瓶,甚至具有不可思議的法術,故在神話小說或民間傳說故事中,葫蘆瓶成為醫聖、隱士或仙人的重要配件及法寶。 |
|
|
|
葫蘆藝術-瓠藝技法源流
|
|
從明代的工藝美術史,開始有瓠藝的記載,實際上最早可以上溯至唐代。葫蘆藝術的表現重點,不在於改變原來的造型,而是利用雕刻或彩繪的技法,在果皮表層刻繪裝飾,使葫蘆的外貌煥然一新,除了增加器用的美觀價值外,還可以成為純裝飾欣賞之用的藝術品。在裝飾葫蘆藝術表現之前,必須預先做好特殊的處理,如從田間採收回來之後,先在瓜柄的位置鑽孔,把裡面的果肉、子掏出來,然後去掉最外層的青皮,再將整個空葫蘆漂白和曬乾,經過乾燥木質性的硬化之後,質地細緻而堅硬的葫蘆罐便完成。 處理完畢之後,即可進行雕刻與彩繪的裝飾工作,在雕刻技法的應用上,由於葫蘆的器壁相當薄,不能表現高浮雕的技法,因此最常見的應用方式,是木雕刻花技法中的「剔地雕」,也就是保留主文的圖案,以雕刀將背景部份刻除薄薄的一層,使葫蘆的表面產生層次的變化。彩繪裝飾是最普遍的表現,經過藝師的精心繪製之後,再刷上亮光漆或洋干漆,搖身一變成為鮮明亮麗的彩色葫蘆。彩繪葫蘆的技法,實際上是考驗藝師的書法和繪畫能力,因此彩繪葫蘆不僅只是工藝品,也是值得品味的彩繪藝術品。 |
|
|
|
葫蘆藝術-臺灣瓠藝表現
|
|
目前在臺灣推廣瓠藝最力者,是來自高雄市鳳山區的龔一舫,從十多年前便開始潛心於研究與創作,一方面發揚民間瓠藝的傳統技藝,另一方面尋求瓠藝的創新生機。龔一舫的瓠藝作品,勇於突破傳統瓠藝的限制,故在裝飾手法上,除了過去的剔雕、彩繪之外,並加入透雕、貼塑和鑲嵌的表現,徹底改變了傳統葫蘆藝術的外貌。為了葫蘆造型的改變,以作為創新的表現,直接從品種的改良上著手,因此親自栽種各式品種的瓠瓜,並在培植的過程中,選擇富於變化的造型,作為創作的材料。此外龔一舫的作品題材,帶有濃厚的宗教情懷,佛陀、觀音、地藏、天王和飛天等,大多躍入在他的葫蘆天地裡面,再配合慣用的茶黃色洋甘漆處理,展現出古樸而優雅的宗教藝術品。 |
|
|
|
|
|
葫蘆藝術-葫蘆雕刻藝術館
|
|
位於新庄國小內的葫蘆雕刻藝術館 ,成立於民國八十七年, 館中的各個葫蘆皆是經過「精心打扮」、「細心雕琢」藝術品,上頭有著各種不同風格的圖案,中國風、山水風、宗教風……皆有,有些葫蘆則是經過「整形」後,已看不出原來的樣貌,以新「形態」展現眾人眼前,賦予葫蘆新生命之美的幕後大功臣及推手就是龔一舫先生,龔一舫可說是台灣瓠的創始者,10餘年前他前往香港,偶然間接觸到大陸的葫蘆雕刻藝術,為之傾心,之後就沉醉在葫蘆的藝術世界中。民國85年在新庄國小校長的邀請下龔先生開始利用晚上閒暇時間教導學校師生及社區民眾葫蘆雕刻,傳承葫蘆藝術,至88年葫蘆藝術雕刻館正式開放,讓更多人了解葫蘆雕刻藝術之美。
經過多年下來的傳承發展,目前葫蘆的雕刻方法有彩繪法、青刻法、浮水印法、素雕技法、烙燒法、粘塑法、勒紮技法、匏塑法等,每種方式呈現出來的葫蘆藝術皆有所不同,如彩繪法活潑鮮豔、素雕技法樸質、烙燒法化葫蘆缺點為藝術…,其中彩繪法所有人皆可嘗試,無論年齡大小、是否有藝術細胞…,只要手中有彩繪原料及工具,就可嘗試替葫蘆美容改造一番,或許嘗試過後您會就此深深喜歡上葫蘆雕刻藝術,進而沉迷葫蘆藝術世界中喔! 經過近年來的耕耘,葫蘆藝術已儼然成為杉林區的一大特色,並逐步朝打造杉林區為全台首座葫蘆里的目標邁進,有機會造訪這個小鎮,別忘看看這兒的葫蘆藝術。 |
|
|